《玉莆田》作为福建莆田的雅称,承载着千年古邑的深厚文化底蕴。这座被誉为'海滨邹鲁'的城市,不仅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,更是南派木雕、莆仙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摇篮。莆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,孕育出了'文献名邦'的美誉。从唐宋时期的科举鼎盛,到明清时期的商贸繁荣,莆田始终保持着其文化高地的地位。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《玉莆田》的多重含义,探索这座古城背后的文化密码。

一、《玉莆田》的由来与地理特征

'玉莆田'这一雅称最早见于宋代文献,因莆田盛产美玉而得名。地理上,莆田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,依山傍海,形成了独特的'七山二水一分田'的地貌格局。木兰溪、萩芦溪等水系滋养着这片土地,造就了肥沃的'莆田平原'。这里气候温和,物产丰富,自古就是'鱼米之乡'。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为莆田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天然条件,海洋文化与农耕文明在此交融。

二、科举文化的辉煌成就

莆田在宋代达到科举鼎盛时期,曾有'一门五进士'、'隔河两状元'的佳话。据统计,宋代莆田籍进士多达1700余人,占全国总数的近十分之一。这种科举文化的繁荣,使莆田赢得了'文献名邦'、'海滨邹鲁'的美誉。著名的'莆田二十四景'中,多处景观与科举文化相关,如'东山晓旭'曾是学子晨读之地。这种重教尚学的传统,至今仍在莆田文化中留有深刻印记。

三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

莆田是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或传承地。莆仙戏被誉为'宋元南戏活化石',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音乐体系具有极高研究价值。莆田木雕以'精微透雕'著称,作品常作为国礼赠送外宾。此外,妈祖信俗、莆田传统家具制作技艺等也都是重要的文化瑰宝。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《玉莆田》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活态的文化传承载体。

四、当代莆田的文化创新与发展

进入21世纪,莆田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,积极探索文化创新之路。妈祖文化节、莆田木雕艺术展等活动的举办,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。电子商务的发展让莆田工艺美术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同时,莆田学院等高校设立相关专业,培养非遗传承人才。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,使《玉莆田》的文化魅力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扬。

《玉莆田》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,更是一个文化符号,承载着莆田千年的文明积淀。从科举文化的辉煌到非遗技艺的传承,从古代'文献名邦'到现代文化创新,莆田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文化品格。了解《玉莆田》的丰富内涵,不仅是对一座城市历史的追溯,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。建议文化爱好者可以实地探访莆田,亲身感受这座古城的文化魅力。

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